2010-09-09
肥、熱、電、煤聯產,實現工業、農業和城鎮建設相互促進、和諧發展的多贏格局
九月的新疆,秋色漸濃果正香。9月2日下午,烏魯木齊市新疆迎賓館喜氣洋洋,沉甸甸的海棠果垂滿枝頭。迎賓樓內,鮮花錦簇,燈火璀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浙江省重點項目簽約儀式”正在這里隆重舉行。儀式上,魯偉鼎代表萬向與吐魯番地區行署專員伊力汗·奧斯曼簽署了重大項目合作協議。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等自治區領導與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呂祖善率領的省政府代表團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2005年,萬向經風險勘探,在吐魯番地區發現了資源總量約有2.2億噸的硝酸鈉礦床。這一發現使我國一舉超過智利,躍居為世界硝酸鹽第一資源大國。開發利用好這個礦床資源,無論對國家還是企業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不僅能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占領全球市場,而且還將對世界范圍的資源接替起到重要的影響。
5年來,萬向已投資5億余元,通過與國際國內科研院校合作,攻克了技術難關,掌握了鈉硝石資源開發和利用的關鍵技術。現在,5萬噸硝酸鈉工業試驗項目已經取得圓滿成功。萬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這個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出口供不應求,更重要的是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和土壤改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此份重大項目合作協議主要內容包括,在先期建成5萬噸硝石鉀肥工業試驗項目的基礎上,萬向將再投資136億元,力爭在“十二五”末建成年產120萬噸的世界級硝石鉀肥生產基地,同時配套建設兩座2×300兆瓦熱電廠、年產600萬噸露天煤礦,實現天然化肥、熱力、電力、煤炭關聯產業綜合開發,使當地資源發揮最大轉換效率。一期投資完成并全部達產后,預計年上繳各項稅費10億元,在民族地區直接提供6000人的工作崗位。
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集全黨之智、舉全國之力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魯偉鼎表示,此次與吐魯番地區的合作正是萬向響應中央號召、落實民營企業責任的具體表現,是萬向履行義務、落實責任的承諾。萬向在這一項目今后的實施過程中,通過工業開發為農業服務,既保護和提升了現代農業水平,又能形成工農業聯動與當地城鎮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在改良我國土壤土質的同時,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2009年7月8日,集團董事局提出要“將‘奮斗十年添個零’進行下去”,魯冠球要求從效率、資源和戰略方向等3個方面做到、做好3個“堅持”:堅持實業與金融相結合提高效率,提高走出去引進來融通資源,堅持發展新能源搶占制高點。
從2005年尋找新的發展資源開始,萬向在新疆這5年的發展,無論是調整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還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都與此戰略目標要求完全吻合。這一項目的簽署也意味著,萬向在新疆的5年努力,現在已經從提前布局開始進入到全面發展階段。
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領導車俊、楊剛、宋愛榮、庫熱西·買合蘇提、胡偉、王永明、劉晏良、孔星隆,浙江省副省長鄭繼偉等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