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29
編前:隨著奧克斯、夏新、波導的相繼退出,一夜之間,民營資本進駐汽車業風光不再,民企造車正在呈現悄然而逝的趨勢,民營汽車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的質疑聲音也一浪高過一浪。在國際強勢品牌的打壓下,民企造車到底該怎么走?沈陽中順正以他們的方式給予民企造車新的救贖。
在中國車市低迷的今天,很多人選擇了離開,但也有人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留下。沈陽中順選擇了后者。
冒險入主松遼 志在民族汽車
如果不親身經歷過松遼變遷,看著中順新式的廠房和修整一新的生產車間,或許根本無法想像出3年前這里的景象。
2002年5月份以前,在這塊土地上還是一個停產4年之久、滿目瘡痍的瀕臨破產企業——松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雖然松遼是一個有著幾十年整車制造背景的企業,但由于后期債臺高筑、幾任股東不負責任的質押擔保、經營決策不當使得企業深陷虧損泥潭,資產情況更加惡化。
中順集團的出現成為松遼發展的巨大轉折。中順集團的老板是周天寶,他于2002年5月18日從上海國勤投資公司手中接管了松遼集團89%股權,從而間接控股了松遼汽車。
在成功控制松遼集團后,當時最緊迫的任務就是保住汽車的生產權。國家經貿委2001年底發出通知,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必須在2002年12月底之前將原產品目錄中的車型轉為公告,從2003年1月1日起將廢止目錄中的產品,凡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公告的企業將被取消汽車生產資格。而中順入主松遼時已是2002年6月,時間非常緊迫。直到現在中順總經理金龍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感觸頗深:“我們花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完成了這個工作。那個時候沒有星期天。產品在做3萬公里強檢實驗時正是七八月份,定遠試車場40多度的高溫,駕駛人員在車內又不允許開空調進行試車,兩個小時下來渾身都被汗水濕透。為搶時間早日拿到檢測數據,他們采取人歇車不歇的辦法,幾小時一輪換,爭分奪秒搶時間。全廠的工人幾乎都只休息4個小時,然后起來繼續干。最后終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SLQ6450、SLQ6501、SLQ6502、SLQ6600、SLQ6720等近10個基本車型的公告。”
走國際化發展的道路
目前,我國的汽車市場可謂群雄紛爭。中順深知,要想在整車領域立足,就必須要致力于企業自主技術研發體系的建設和發展,而且要同時發展國內國外兩大市場。
“2002年底,在誓保生產權的同時,我們就在同步策劃產品的研發。在短時間里必須有一款產品,這個車型既要作為一個過渡產品,也可以當作一塊黑板來培訓員工。”金龍告訴記者,當時他們請來設計公司,找來專家,那時正值1月份,沈陽下大雪,企業的員工和設計師都住在沒有暖氣的房間里。花了18天的時間,設計了13個車型,然后花了15天的時間將最后選定的兩款車型做出來。
據金龍介紹,目前沈陽中順已經將產品研發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大支柱,并且已經分別在美國的洛杉磯、底特律設立了研發中心,在上海設立了汽車研究院,在沈陽設立了汽車研究所。這樣一來,中順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汽車研發模式——跨越中美兩國四地的“中順模式”。
另一方面,中順在國內外市場營銷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這方面,中順有一定優勢。因為在此之前,作為中順集團的股東,由周天寶創立,主營五金、剎車片等汽車零部件的天寶集團的業績已經十分可觀,產品遠銷歐美。
“做汽車零部件國際貿易離不開銀行,我們在做汽車貿易過程中,銀行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在中東地區的一些經銷商,是阿拉伯銀行給我們推薦的。從目前看來,進入國際市場的戰略是很正確的。”金龍向記者介紹說,在今年的6月17日,繼去年年末145輛輕客出口科威特后,又有305輛中順輕客出口到阿聯酋的迪拜。
民營企業未來發展后勁很足
最近,由于奧克斯的突然退出,民企造車未來發展前景又引起了新一輪的爭議。
目前在業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由于民營資本先天具有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因此在與同等資質的國營企業競爭中肯定占有先天優勢。另外一種觀點是,在價格戰日益激烈、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汽車制造利潤被大幅壓縮的未來幾年,民營資本收購過來的二、三線汽車制造廠即將面臨的是嚴峻的生存考驗。
對此,金龍分析認為,一個產業中應該有不同所有制形態的企業去運行,這個產業才會有生命力。汽車產業所以迅速發展,其實就是因為有各種不同成分的企業促進了其發展。所以,在中國汽車產業中,民營企業一定會存在,并且是促進產業發展的動力。
有關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民營資本有著共同的特點: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自有資金,由這些資本兼并長期經營不善的老舊國有汽車企業,這對改善中國汽車制造業久治不愈的散亂差局面不無好處。但由于這些民間資本大多都是從原來的一個技術低端的制造領域(二、三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進入到另一個技術低端的領域(低端SUV或經濟型轎車),缺乏技術,所以生存空間和期限也讓人擔憂。
對此,金龍分析稱,民營企業造車有一定的弱勢,比如說在資源、經驗的積累上,相對于國企比較弱,但民營企業對市場很注重,很注重成本的控制。所以在未來,民營企業應在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方面做文章。
劉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