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7
高額工資和北美地區不斷下滑的業務量,讓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德爾福公司陷入了困境。上周,剛剛上任1個月的德爾福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米勒宣布,如果與工會、以及前東家美國通用汽車談判沒有進展,德爾福在北美的公司就要申請破產保護。
消息一出,輿論嘩然。上周四,德爾福電子與安全亞太區總裁陳錦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德爾福申請破產保護并不等同于破產,而且只針對北美市場,而不會對于中國業務有大的影響。
據悉,德爾福8月8日公布了2005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第二季度銷售額7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5億美元。凈虧損3.3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盈利1.43億美元。目前的情況是,德爾福的國際業務一片大好,而在北美則虧損嚴重。
對于虧損的原因,德爾福汽車系統(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健認為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北美汽車業務持續下滑,德爾福的最大客戶,也是前東家———美國通用公司雖然通過員工折扣價等方式維持住了汽車銷量,但也把降價的損失轉嫁給了汽車零部件企業。二是,德爾福北美地區的員工成本太高。
據悉,德爾福雖然1999年就從通用汽車分離,但一些歷史問題仍然困擾著北美業務。比如,德爾福不得不將通用原先簽訂的高工資合約一并接手,一直要延續到2007年9月終止。因此,目前,德爾福北美員工的工資不是按照零部件行業的標準,而是按照整車行業標準支付的。48690名北美工人中有33200名為工會會員,而工會成員年工資和福利高達13萬美元。同時由于工會的原因,而無法關閉虧損企業,四千名多余勞動力一季度領取1億美元。
陳錦亞表示,德爾福必須和在北美的相關工會探討修改有關勞動合同,以便實施重組計劃,同樣德爾福也需要通用汽車提供相應的財務支持。另悉,通用汽車已經表示,將研究提供必要的財政援助。
陳錦亞同時強調說,根據《美國破產法》,即便德爾福真的申請了破產保護,也不等同于破產。按照法律,破產保護是為了企業進行重組需要,也就是說建立一個“保護網”,使債權人在保護期間不能隨意干擾日常運營。它給企業一年的時間,一年以后如果覺得重組沒有完成的話,可以申請繼續延長。董事會和領導層仍繼續日常工作。
業內人士認為,德爾福遇到的問題,是在北美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這也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