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5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的報告中強調: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因此,國家級貧困縣是國家扶貧幫困工作的重點。從2009年開始,萬向就開始關注貧困地區,在多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了資助工作,關心當地的弱勢群體,用實際行動幫他們擺脫困境。萬向先后在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廣西、江西、山西、內蒙古等地的34個國家級貧困縣設立了資助點,援助當地的受助對象上學,改善他們的生活。
2010年7月,時任內蒙古寧城縣慈善總會會長的趙曉梅同志給萬向寫來了一封信,內容是關于請求援助貧困學生的申請。信中講到寧城地屬丘陵,且十年九旱,嚴重缺水,是國家級貧困縣,當地很多考上大學的學生因家庭貧困,無法順利入學,希望萬向能伸出援助之手。后經萬向慈善基金會秘書處(下稱“秘書處”)調查核實,最終該縣被萬向納入資助范圍,當年就開始了資助。同時考慮到當地實際情況,之后每年無論是資助人數還是資助金額,均有所增加。
與此同時,萬向從1997年開始先后在重慶酉陽、黔江,內蒙古寧城等國貧縣援建了6所萬向中小學,不僅幫助當地的學生改善了學習環境,還添置了餐桌椅、鍋爐、熱水器等輔助設施,并對學校的學生、教師持續長年的資助和慰問,至今累計捐資已超過480萬元。此外,萬向還出資50萬元在山西左權縣革命老區援建了麻田鎮澤城衛生院,幫助當地6戶低保貧困家庭解決了住房困難,為周邊萬余名群眾治病就醫提供了方便,也讓貧困家庭蓋起了新房。
據秘書處統計,2012年至今,萬向在這些國貧縣累計資助人數達到了13545人次,資助金額超過2950萬元,平均每年資助2709人,每年捐資超過590萬元。在萬向的資助下,這34個國貧縣中目前在冊受助人員中就有1409名在校大學生,有的受助學生還考上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名校。現已有2100余人從大學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有教師、醫生、警察、工程師、大學生村官等,他們用實際行動改變了自身的命運,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條件,成長為社會有用之材。
曾經的受助對象如今已接過了萬向的愛心接力棒,成了幫助他人的熱心人士。陜西省寧強縣的何加松,3歲時親生父母不幸去世,養父先天性雙腿殘疾,家庭收入微薄。在即將升入高三的時候面臨輟學,當地慈善協會及時將他列為萬向“四個一萬工程”資助對象,獲得資助。之后,萬向連續5年一直資助他順利地從西安石油大學畢業。如今,他已是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兩河口1416聯合體團委副書記,并用自己的獎金所得持續資助當地呷拉鄉小學家境貧困的孩子。
2017學年,萬向又將河南嵩縣列入了資助范圍,共有135名貧困對象接受資助,資助金額為29.9萬元,進一步加大了對國貧縣的幫扶力度。公益慈善事業是一項社會性的事業,萬向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的精準扶貧貢獻企業的一份力量。(文中人物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