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3wv68"><u id="3wv68"></u></s>
    <s id="3wv68"></s>
  1. <mark id="3wv68"></mark>

  2. <center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center>
    <sub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sub>

    行業新聞

    造百姓買得起的車 民營企業力挺浙江車業

    2005-12-12

        有專家預測,2010年,我國汽車產量將達到1000萬輛左右。隨著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汽車零部件也必將有一個大的發展——未來10年,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一個重要的機遇期。 

        面對這樣的機遇,一貫精明的浙江人怎會坐失良機?在國家產業政策指導下,浙江省有關領導提出了“統籌規劃,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全省汽車產業抓住機遇、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促進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據《機電商報》報道,記者在浙江走訪的時候,該省的有關人士提供了一組數據:到2003年底,浙江全省列入國家車輛公告目錄的汽車生產企業共28家,汽車產量為10.24萬輛,占全國汽車產量的2.3%,產值88.9億元。產品主要有經濟型轎車、中高檔客車、客車和底盤、重型車及底盤以及一批特種改裝車。

        汽車零部件產業已初具規模。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共有生產企業673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04家,產值397.8億元,占全國的18.2%,部分產品已進入到了一汽集團、一汽大眾、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天津汽車、東風汽車等國內主要的汽車生產集團的配套體系中,并有部分產品進入了國際市場。

        浙江省汽車產業得以如此發展,最大的功勞莫過于民營企業的迅速崛起。

        最初,是汽車零部件民營企業嶄露頭角,一些民營企業以其靈活的經營機制、較低的成本優勢,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在市場競爭中逐步確立了自身的優勢地位。隨之,民間資本投資整車制造業的熱情也日漸高漲。省內一些民營企業創新觀念,打破行業準入壁壘,開始進入汽車整車制造業。

        區域競合

        如果說浙江企業是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縮影,那么浙商的發展問題也倒映了我國汽配業發展的瓶頸。

        在臺州汽車工博會的汽車零部件采購論壇上,國家商務部汽車零部件企業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張宏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滯后的4方面原因:一是生產不集中,規模小;二是研發能力不足,出口產品大多數是低端產品,據統計,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只占銷售收入的1%~1.5%;三是企業缺乏有效的出口規劃,沒有明確的主攻方向和下一步發展的具體目標;四是缺乏權威的企業信用、信息和品牌資料。與此同時,更多的跨國汽車廠商正在進入中國,他們的到來盡管帶給中國汽車零配件更多發展機遇,但是也將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一同引入到中國。

        用“內憂外患”來形容目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狀況似乎也并不是十分夸張,浙江商人也看到了這一點。于是,“區域競合”成為新的一招。在今年10月的臺州汽車工業博覽會上,一場“重頭戲”引起了業界的注目——上海車市與臺州在滬企業聯合會簽定搭建汽車零部件采購平臺的協議,這一舉動昭示了浙江汽車零部件商的一個新走向——進軍上海,從生產基地轉變為采購基地。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其制造業越來越走向高端化、技術化勢所必然,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也在上海扎根,每年上海制造業所需的龐大零部件采購量令人動心。事實上,已有不少浙商對參與距離浙江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臺州市最近的上海車市國際汽車零部件采購中心建設表現出濃厚興趣,部分廠商事先已去過上海車市實地考察。據悉,有零部件商當場與上海車市簽下了500萬元的入駐意向書。

        雄心

        企業圖謀奮進,政府也雄心勃勃,浙江省政府對如何發展本地的汽車產業似乎已經成竹在胸。

        日前,記者看到《浙江省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這樣的指導思想:按照整車與零部件并重、技術引進與技術開發并舉、重點企業與重點區域聯動的基本要求,加快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而記者在浙江各地的走訪中也了解到,浙江省有關領導表示,“要在2010年基本形成‘兩基地、一中心’的產業格局,即全國重要的經濟型轎車基地、中高檔客車基地和全國性汽車零部件制造中心。”

        據悉,浙江省將陸續構筑七大核心區塊,分別為杭州、寧波、溫州、臺州、金華、紹興、嘉興,構筑起滬杭甬、甬臺溫、杭金高速公路沿線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帶,形成產業集群優勢。各核心區塊發展的主導產品各有側重:杭州以汽車零部件、中高檔客車、電動汽車等為主;寧波、臺州以經濟型轎車、汽車零部件等為主;金華以中高檔客車為主;溫州、紹興、嘉興以汽車零部件為主。

        而浙江省經貿委機械行業辦主任李新連也表示,積極發展汽車工業,是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重要內容。十一五期間,浙江發展汽車產業的重點將是:重點扶持吉利集團的經濟型轎車生產,造出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搶占小車細分市場。到2010年,浙江全省的汽車目標產量達到100萬輛左右,其中經濟型轎車產量達到90萬輛左右。記者在之前的采訪中,總會聽到浙江的一些民企抱怨政府給予的支持力度不夠,而從現在開始,或許吉利、吉奧、永源這樣的企業將獲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另外兩大重點扶持領域則是中高檔豪華大客車和關鍵汽車零部件。

        此外,對于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優勢的零部件產業,浙江省的規劃是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汽車零部件的產業優勢,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加大技術引進與合作,提高自主開發能力,實現與主機的同步發展,廣泛推行國際標準,著力培育系統開發及模塊化供貨,逐步融入全球化采購體系。重點發展10大系列產品:發動機及零部件;制動器總成及系統;變速器;方向機;離合器;摩擦材料;傳動系統零部件、總成及系統;電器件;車身零部件;汽車電子產品。以萬向集團等優勢企業為發展重點,形成10家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集團),以及一批“專、精、特、新”的零部件中小企業群。

        問題

        雖然機遇重重,但并不強大的浙江汽車工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2003年,按車輛產量排序,浙江省汽車產量在全國各省市僅居第十五位,經濟型轎車生產剛剛起步,與其經濟大省的地位不很相稱。全省6730余家零部件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只有700多家,平均年產值僅0.56億元,而全國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平均年產值達0.94億元。無論整車、改裝車還是零部件產業,生產集中度仍很低,國內外競爭能力不強。

        浙江多數企業由于規模小、實力不強等原因,幾乎沒有什么技術儲備,研究開發還處于跟蹤、模仿階段。汽車產品開發投入少,手段落后,高級開發人才匱乏,大多數企業不具備自主開發產品的能力。與國際著名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相比,差距更大。

        此外,浙江汽車零部件企業總體水平不高,產品技術含量低,缺乏國際標準認證,主要部件優質品牌不多,難以滿足整車配套標準要求。特別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關鍵產品如發動機系統、電噴系統、制動防抱死系統、電子控制自動變速系統等機電一體化產品有待加快開發。

        浙江汽車及零部件工業發展具備一定優勢和基礎,但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差距還很大。而像企業規模偏小,生產集中度不高;產品開發能力弱,制約了新產品的發展;零部件產品檔次不高,主機配套能力差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是浙江省汽車產業能否實現其宏大目標的關鍵。

    返回列表

    上一條: 專訪杜寧:雷諾開始向中國拋出采購大單

    下一條: 中國零部件企業緣何遭冷落

    国产成人情趣视频免费_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二页_中文字幕乱码字幕在线视频_国产高清精品综合在线网
      <s id="3wv68"><u id="3wv68"></u></s>
      <s id="3wv68"></s>
    1. <mark id="3wv68"></mark>

    2. <center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center>
      <sub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sub>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 先锋影音亚洲国产精选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aⅴ天堂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