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3
光陰荏苒。1995年前后,博世、電裝、德爾福、偉世通、法雷奧等外資零部件企業紛紛進入中國,成立合資企業?,F在,不少中外合資零部件企業已經走過了10年的歷程。
“10年中外零部件企業合資,為中國帶來了產品、技術、資金和管理方式,提升了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整體水平,為中國汽車產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睒I內許多專家表示,“對于許多合資零部件企業來說,他們的“十年婚姻是成功的,經過不斷磨合,雙方(或三方)找準了共同得力億結合點、發展目標和理念,共同成長起來了。”
合資企業保證了乘用車 中高端零部件的供給
“零部件合資企業保證了國內中高端汽車零部件的供給,這是合資企業最積極的貢獻之一?!币晃欢嗄陱氖铝悴考a業的研究的專家說?!昂腺Y零部件企業為中國乘用車本土化生產提供了前提,保證了乘用車的生產,滿足了初級階段大眾對汽車市場的需求?!?BR>
20世紀90年代重汽,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本土零部件企業很難成為乘用車企業的一級甚至二級供應商。技術力量薄弱,開發能力低,使這些企業很難為合資的乘用車企業配套。在這種情況下,大型跨國零部件巨頭,通過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解決了乘用車企業的中高端產品配套問題。
“當時沒有合資的本土企業的產品很難配套,合資后生產的零部件在產品質量、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提高,配套數量大大提高?!鄙虾4蟊姽驹偨浝?、高級工程師王榮鈞說。
“通過這幾年與外方的磨合,我們和合資伙伴共同成長起來。”一家合資零部件企業的原中方工作人員表示,“原來,我們只是一個小生產廠,坐著工作,不懂的什么叫看板系統,不懂得什么是流水作業,當時只能給一家整車企業供貨。通過10年和外方的磨合,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提高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與合作伙伴利益目標一致?,F在我們不僅能為國內多家整車企業配套,還要成為全球重要的生產商,這是從前沒有想過的?!?BR>
管理、生產作業層面 “技術外溢”程度較高
當前,在關于合資企業爭論中,提及最多就是“技術外溢”的影響。這里所說的“技術”并非單純指產品的開發技術,還包含合資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技術、營銷技術等對本土企業的影響。
“從一定程度上講,合資企業在管理、生產作業層面上的技術外溢程度較高,但在核心技術研發等方面,合資企業的技術外溢程度很低?!币晃恍袠I資深專家這樣指出。
當前,外資零部件企業拿到中國來的多是成熟的產品和成熟的技術,雖然越來越多的知名零部件企業在我國建立研發中心,但主要是從事本土化的工作,因為成熟產品的轉移很難帶來核心產品的外溢。因此,從產品研發到生產的角度講,“外溢”的只是生產作業層面的技術。
“合資零部件企業在采購、生產管理、財務、物流等方面的管理技術外溢,讓我們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受益匪淺。”有業內人士這樣說。
有效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
“合資活動有效地帶動了上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不但有利于二級、三級本土供應商水平得到提升,也對整車企業特別是生產自主品牌的整車企業特別是生產自主品牌的整車企業有一定的技術示范作用。另外,在稅收、就業方面也有貢獻?!睂<抑赋?,合資零部件企業有效地拉動了企業上下游關聯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這也是貢獻之一。
國外大型或中型的零部件企業在國內建立的合資企業,其二級、三級供應商多是中國本土零部件企業。在合作的過程中,合資企業對他們進行技術指導,向他們灌輸精益生產的理念,指導他們如何使產品在系統上相匹配。通過這樣的合作,本土零部件企業的綜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除了對上游企業的示范和幫助外,合資零部件企業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對下游整車企業起拉動作用。一家合資的零部件表示,在他們的電噴需要的極端的情況下進行標定。最初,我們本著對客戶服務的原則,幫助部分整車企業培訓技術人員進行標定。直到技術人員培訓成熟為止?!?BR>
最近,奇瑞公司總經理尹同耀在廣州車展期間的一個論壇上,也這樣評價外資企業在中國做出的貢獻:“為中國培養了汽車零部件基礎,培養了汽車人才,建立了配套體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