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3wv68"><u id="3wv68"></u></s>
    <s id="3wv68"></s>
  1. <mark id="3wv68"></mark>

  2. <center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center>
    <sub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sub>

    行業新聞

    中國青年報:汽車零部件市場步入嚴冬

    2006-01-05

        “2005年,由于繼續受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們的業績會有所下滑,但因為有了2004年的前車之鑒,我們已經充分考慮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并做了準備,所以2005年的下滑幅度基本與2004年持平。而且,我們已經開始慎重考慮是否進入轎車配件領域了。”近日,主要為卡車廠商供貨的外資零部件生產企業———亞新科集團全球市場與營銷副總裁倪威如是說。

      車價天天降,新車月月出,中國車市就在這種“常態”下慢慢走過2005年。車市寒冬的余威猶在,業內人士曾表示,今年仍是“冷市”,然而,當人們還在為抵御車市的暴風雪出謀劃策時,這場暴風雪已經將汽車零部件產業帶入了冬天。

      據統計,2005年前5個月,汽車零部件行業出現了10年來首次利潤下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從表面上看,國內零部件產業發展空間大,形勢似乎一片大好,但由于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整車廠商壓價,國際零部件產業巨頭的競爭等挑戰,國內零部件市場的冬天已經來臨。

      2005年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既有天災也有人禍。連續兩年的零部件原材料價格上漲,可視為國內零部件產業的“天災”。有資料顯示,2005年各類進口鐵礦原料價格與2004年相比,上漲了7%左右。根據以往經驗,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幅度,會使汽車制造的各類鋼材料價格上漲8%左右。上漲的這部分成本,絕大多數是由零部件企業承擔的,整車廠或整機廠不會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而為零部件企業分憂。

      如果把連續兩年多的鋼鐵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看作是惟一的天災的話,那么人禍則是多方面的。據不完全統計,2005年1~6月,整個汽車行業的利潤下降約50%左右,其中15家大集團的利潤下降約70%。業內人士分析,2005年汽車行業利潤整體下滑50%,而幾乎所有的整車廠商會將利潤下滑的壓力直接轉嫁到零部件供應商身上,令零部件供應商苦不堪言。據了解,為了實現集團利潤最大化,主機廠在實際采購中要求零部件價格每年以8%~10%的幅度下降。日前已有主機廠向上游零部件企業明確表示,要求零部件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將價格降低到規定的幅度,如果上游零部件廠不能執行到位,主機廠將取消其配套資格。

      除了整車廠的壓力,零部件廠商還要面對同行業競爭的巨大壓力。有資料顯示,2004年我國零部件產業規模創下了4400億元人民幣的新高。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情報所王祖德表示,2005年整個汽車零部件市場的規模在5000億元以上。同時,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對中國市場需求總量的最新預測,國內汽車保有量將在今年達到3563萬輛,2010年達到5669萬輛,2020年將達到13103萬輛。2004年零部件產業已經基本上與整車銷售持平。按照國際運行的標準,汽車行業整車與零部件規模比例應為1∶1.7,由此可以推算,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空間還很大。

      正是這些誘人的數字,令所有零部件廠商趨之若鶩,同時也加大了零部件行業的競爭壓力。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國內不僅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工廠和產業基地,國際零部件巨頭也開始加速進軍中國的步伐。博世、德爾福、偉世通等跨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已經在中國站穩腳跟,它們以不足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總數1%的企業,占據了中國15%的市場份額。以德爾福為例,雖然美國德爾福由于業績急劇下滑,去年10月申請破產保護,但德爾福在中國的業務卻勢如破竹,現已擁有15家企業、1個技術中心和1個培訓中心,其中還有4家獨資企業,投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成為中國市場上實力最強的零部件集團。其次,米其林、固特異等國際著名輪胎企業也開始悉心打造中國市場。今年7月,固特異已經明確提出,在中國每年最少推出一款新產品,并同時開始推行全方位的營銷策略。

      2005年10月,意大利第二大跨國公司、世界第五大輪胎生產商倍耐力公司,其首家與中國合資公司也在山東投產,目標是在2006年年底前,力爭卡車子午胎市場30%的份額。2005年,國際零部件廠商開始大規模在中國零部件市場攻城掠地,而缺乏技術優勢的國內零部件企業,只有拿著“低勞動力成本”這惟一的“擋箭牌”節節敗退,根本無力抗衡國際零部件“列強”的“入侵”。在國際零部件企業的強勢“攻擊”下,零部件利潤大幅下滑,擁有技術的企業還能保持一定的利潤額度,而僅靠低勞動力成本的企業則舉步維艱。

      截至2005年,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零部件供應商中至少有70%以上都在中國開展業務,在華進行汽車零部件生產的外商獨資或合資的企業達到近1200家,跨國企業的獨資或合資公司約占50%以上的份額。相比之下,中國本土零部件企業超過5000家,規模小、集中度低,無序競爭嚴重,造成行業整體效益很低。目前,外國汽車零部件蜂擁而入,很可能將涉及向中國傾銷的問題。有鑒于此,去年11月,商務部零部件產業損害預警升級。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局長王琴華指出,對汽車產業我們要特別關注,并且尤其要關注零部件。她說:“雖然迄今為止還沒有對汽車產品發起反傾銷和保障措施,但是對鋼材等上下游行業的一些產品已經有所涉及。”

      缺乏技術一直是我國零部件產業的軟肋,這已經引發了一系列反應。近日,廣州本田采購部副部長在媒體采訪中明確表示,中國零部件企業缺乏“同步”開發能力。他說:“中國零部件企業品質不高和供貨缺乏長期穩定性,是其很難參與國際競爭的兩大原因。”

      除了上述“人禍”,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國的汽車零部件關稅已降至13%,整車生產廠家的全球采購將會更進一步實施,國內零部件企業在產品價格、產品質量、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業內人士表示,在慘烈的競爭面前,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這塊蛋糕,已經開始縮水,而且如此下去,這塊蛋糕將不屬于中國零部件企業。

      從2006年開始,中國零部件市場步入嚴冬,與整車行業相比,這個嚴冬將更加寒冷,時間也更為漫長。

    返回列表

    上一條: 2005年零部件合資進入十字路口

    下一條: 不是一個等級的差別 中國汽車零部件六大差距

    国产成人情趣视频免费_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二页_中文字幕乱码字幕在线视频_国产高清精品综合在线网
      <s id="3wv68"><u id="3wv68"></u></s>
      <s id="3wv68"></s>
    1. <mark id="3wv68"></mark>

    2. <center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center>
      <sub id="3wv68"><ol id="3wv68"><em id="3wv68"></em></ol></sub>

      日本末成年aⅴ | 日本欧美视频图片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多 | 中文日韩欧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